近期,部分國貨品牌走上了聯動推廣的道路,通過互推的方式展示彼此的產品,一時間掀起了“國貨抱團取暖”的熱潮。一些物美價廉的老國貨品牌也重新進入大眾視野,迎來高光時刻。
“抱團”造勢不僅給國貨品牌出圈帶來了大流量,還讓部分老牌國貨吃了一波情懷紅利,直播間的銷售額大幅提升,粉絲量也在翻倍上漲。
然而,流量來得快,去得也快。國貨品牌想留住這“潑天的富貴”,僅僅依靠營銷方式帶來的一時的流量,并不容易,畢竟因為過度營銷而翻車的案例也不在少數。
對國貨品牌來說,要持續(xù)出圈,要把好質量關。營銷的成功確實為品牌推廣帶來機遇,借著國潮的東風,建立消費者信任才是決勝的關鍵。在熱鬧過后,要留住消費者還是要靠過硬的產品質量。同時,加強產品創(chuàng)新,緊跟時代潮流,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,提升用戶體驗。只有不斷持續(xù)創(chuàng)新,不斷推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高質量產品和服務,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的信任,保證品牌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國貨品牌要持續(xù)出圈,還得把好價格關。國貨的價格就必須“便宜”嗎?當然不是。隨著原料價格、供應鏈成本上漲,品牌的價格調整有時是不可避免的。一些品牌在研發(fā)和專利技術上不斷精進,在產品功效提升的同時,研發(fā)投入也需要分攤到產品售價上。消費者并非不愿意為這些看得見的原因買單,消費者不能接受的是,為了維持品牌溢價而付出了高額營銷成本和過度包裝造成的漲價,或是做起分量文章,用“假便宜”掩蓋“真奢侈”。品牌推廣不斷增加,價格一漲再漲,產品質量卻原地踏步,這無疑會消耗消費者對國貨品牌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好感。
而作為消費者,我們應當支持國貨,但不要過分歌頌,需要客觀看待。面對國貨抱團取暖,在討論這一現象時,消費者應保持一定的理性思考,不僅關注品牌聯動帶來的熱鬧,更要注重產品的實際性能和性價比。在選擇產品時,不盲目跟風,多關注產品本身的質量、服務和售后支持等方面,從實際的需求出發(fā),做出理性的購買決策。(寧實平)
(作者:寧實平)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:120330032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5120170002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桂)字第020號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:(桂)字第0230號
網警備案號:45010302000253
桂ICP備11003557 南寧新聞網版權所有
舉報電話:0771—5530647 郵箱:mail@nnnews.net
登錄
還沒賬號?立即注冊
點擊頭像快速登錄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