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古城核心區(qū)
迄今已有四百余年的歷史
擁有完整的明代民居建筑群——尚書第建筑群
拼版照片:上圖為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九舉巷(資料照片);下圖為同一地點拍攝的修繕后的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九舉巷(4月19日攝)。
拼版照片:上圖為泰寧縣古城核心區(qū)(資料照片);下圖為同一地點拍攝的泰寧縣古城核心區(qū)(4月20日攝,無人機照片)。
由于年久失修、資金不足等原因
古城核心區(qū)一度成為棚戶區(qū) 逐漸失去生機和活力
2021年,泰寧縣委、縣政府多方籌措資金4.5億元
采用“微改造”的“繡花”功夫
開啟對尚書巷的改造提升
游客在泰寧縣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尚書第內參觀游覽(4月20日攝)。
居住在泰寧縣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內的老人們聚在一起聊天(4月19日攝)。
在泰寧縣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梅林戲展示中心,人們等待觀看梅林戲演出(4月19日攝)。
在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的大龍擂茶傳承所,非遺傳承人李華給來自廈門的游客制作擂茶(4月19日攝)。
居民撐傘走在泰寧縣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(4月19日攝)。
游客來到位于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的梅林戲展示中心參觀(4月19日攝)。
截至目前,街區(qū)累計修繕歷史建筑50余棟
修復古城巷道肌理3.5公里
再現了古城的歷史風貌
三明市泰寧縣古城核心區(qū)一角(無人機照片,4月19日攝)。
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一角(4月19日攝)。
在泰寧縣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梅林戲展示中心,演員為觀眾表演梅林戲(4月19日攝)。
梅林戲俗稱土戲,源于清乾隆年間,是徽劇與當地民間小調、客家文化融合而成的新劇種,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,名列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在泰寧縣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梅林戲展示中心,演員為觀眾表演梅林戲(4月19日攝 )。
在泰寧縣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內,工作人員進行“古裝巡更”展示(4月19日攝)。
泰寧縣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一角(4月19日攝)。
在泰寧縣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內,專業(yè)古建筑修繕工作者進行修繕工作(4月19日攝)。
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
尚書巷打造梅林戲藝術傳承中心、非遺博覽苑、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等文化藝術新地標
同時,街區(qū)始終堅持保護與活化利用并舉
培育茶館、休閑吧、民宿客棧等一批特色業(yè)態(tài)
泰寧縣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夜景(4月19日攝,無人機照片)。
小學生們放學經過泰寧縣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(4月19日攝)。
泰寧縣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九舉巷一角(4月19日攝)。
在泰寧縣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進士巷16號,屋主梁光蔚在介紹梁氏祖居和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——梁氏拓?。?月19日攝)。
游客在泰寧縣尚書巷歷史文化街區(qū)游覽(4月19日攝)。
如今,尚書巷的古建筑在現代生活中煥發(fā)新生
實現了保護與發(fā)展的良性循環(huán)
傳統(tǒng)文化在街頭巷尾綻放光彩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:120330032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5120170002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桂)字第020號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:(桂)字第0230號
網警備案號:45010302000253
桂ICP備11003557 南寧新聞網版權所有
舉報電話:0771—5530647 郵箱:mail@nnnews.net
登錄
還沒賬號?立即注冊
點擊頭像快速登錄
請輸入驗證碼